PDM可以做到的5件事

敦擎科技工業4.0軟體新知專欄

許多企業在評估系統性解決方案時,常會感到效益難以量化或不夠具體。
進而導致評估的周期延長,或選擇不洽當的評估指標,導致不了了之或選型錯誤。
拜工業4.0話題所賜,PDM/PLM的詢問度居高不下,
今天就分享5點可能得效益,供大家參考。

提升設計更新的頻率

工程師的工作,可以分為”需要專業知識”、”不需要專業知識” 兩大類。
對企業來說,工程師的工作時間都該用在前者才對。
因此傳統上有一定規模的企業,
研發部都會有行政人員,來協助工程變更需求、圖面送審、查找等工作。

對規模較小的企業來說,無法負擔更多的人事費用,
讓它們的工程師得增加”不需要專業知識”的工作時間,進而降低設計更新的頻率,
在產品上市的時間競賽上更難勝出。

如果有考慮”增加人力,提升研發能量”,不妨考慮利用PDM系統,
自動化與簡化流程性工作”增加現有人力的單位時間產值”

促進產品創新

工程師的工作進度是很緊迫的,導致得被侷限於選擇個人接觸過的工程設計。
但是,如果有公司內部曾經有更好的設計方案呢?

一個強大的 PDM 系統可以讓工程師短時間內掌握現有的設計可能,
集中時間專注於更有價值的任務。
這樣就有機會去尋找更好、更創新的設計,更少的時間花在資料管理上,
就能有更多的時間用於創新。

避免潛在錯誤發生

如果依工程師們個人經驗選擇工程設計方案,對企業來說是有潛在風險存在的
因為在個人硬碟中的圖檔,可能是過時或已廢棄的版本,
當出發點就是錯誤時要抵達正確的終點,就得花上更多的時間與成本。

這項錯誤在研發主管審圖時發現,代表著工時的浪費。
在原型機完成時發現,代表成本的浪費與上市時機的延誤。

如果是在產品上市後才發現,商譽的損失是無可衡量的。
確保研發資料取得管道統一,會給企業帶來很多意想不到的好處。

降低成本

更容易檢索圖檔,代表更高的共用件使用率。
不必為了同樣的功能需求創建不同的圖檔,這代表工時的節省降低人力成本。
對企業來說,能儘量利用庫存,不需要採購或生產功能差不多的元件。

提前解決品質問題

PDM系統在幫助研發部門之餘,也能將其他部門串連起來,
各自的角度來協助產品品質的改進,或是提早啟動待設計變成產品後才能啟動的流程。
例如,製造部門可以審查生產的可行性提供意見,
採購能先評估接洽潛在的供應商,
售後服務團隊可以評估產品維護狀況並規劃對策,
當所有人都同時動起來時,企業的效率不言可喻。

西門子現在推出一款,只要需2個工作天。
就能建構的資料管理解決方案
請填寫下列表格。我們會請專人向您說明。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